【本文来自《我们茶市场的混乱,在于我们对茶的认识框架还很粗糙?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“极品口味的茶叶你可以把他想象成高端制造,工业化的能力就是可以批量生产,且越做越好。”呵呵,妥妥的工业党说实话,
喝茶不喝到普洱,都是感官层面,连回甘都是感官层面,
(相关资料图)
如果只讲究感官,根本算不上好茶,因为“好”这个标准,你们说的好,在喝茶爱好者的圈子里,能好到哪儿去??
可惜,绝大多数人(99.99%)对茶的理解也就只能理解到“感官”这个层面了
你们说的“好”,无非就是在味觉香气这两个面相上更“突出”更“强烈”讲俗了,这茶往好里说“刚猛”“霸气”往尬里说“跋扈”“嚣张”“俗气”
哪儿“好”了??“好”哪儿了?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转折线
第一,没有进入茶(玄)气(学)这个层面,谈什么好茶??
为啥老白茶是药,为啥黑茶除湿气很好(六堡茶,城里开花城外香,扬名海外,为啥,除湿真的好用)
引入一个话题:中医科学不科学???当然不科学,全是经验,而且还不统一
这就像艾草为啥纯阳,不能用科学解释,但这不妨碍艾草的阳气,就在那里,科学承认不承认“阳气”,他都在那里,
千年前在那儿,千年后应该就科学化了,可以解释了(甚至还能解释为啥艾草有阳气),但他还在那儿
进入不到这一层,进入不到这一层看待茶,探讨茶,谈什么好茶??!!呵呵一下吧~~
扩展讨论:
西医以工业化的标准思维方式,看待疾病和人体,最终会发疯的,
生命的主宰其实不是蛋白和病毒,而是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人体内生态环境,
换句话说,西医的科学,如果不能以“小宇宙”看待人体,终究不能科学的解释中医,也不能完成医学科学的跨越(目前的路,最终会把西医困死)
回来说“好茶”~~~这就是为什么,不喝到普洱这个层级(黑茶也是一样,老白茶也一样),
你很难理解和领悟“茶气”你很难理解陈化和岁月对茶的作用,对茶气的作用,(本质上是微生物的作用)
你不理解陈化,不理解茶和环境(干仓还是湿仓,北京仓还是广州仓),以及时间(陈年20年30年甚至50年70年)的作用(真正老茶庄老茶客,从来都是存新茶,喝老茶卖老茶,关键是干净,不能过度加速陈化的过程),怎么谈好茶???!!!
第二,中国市场上,茶的好坏,本质上没有标准答案,
换言之,在中国市场上,好茶,实际上意味着差异化,意味着小产区,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片天地生一款好茶,甚至工艺好坏,是否适合这方水土,也是千年来选择的结果
这就是为什么,江南和四川,为啥最有名的是绿茶??当然,青岛和河南南部的信阳,绿茶也不错
武夷岩茶,为啥最响亮的是炎火(Rock)的碳焙??当然,岩茶的品种丰富实实在在的令人叹服
云南各大茶山,不做陈化的普洱,真的好喝么???当然,滇红也是必须要敬仰的
在工业党的眼中,在工业化大生产“复制产能”看来,
这些千年来中国人一口一口喝出来的选择和筛选的结果,
都远远不及肯尼亚和印度的天量产能中的差异化,经人工调配,整合成的“质量控制高度精湛,精准”的“质量稳定性”所产生的品牌效应,
哈哈~~真真天大的讽刺~~~
千年来的“差异化遗产”终究“比不上”资本追求的“标准化的产能复制能力”
这是上世纪工业时代资本渗透一切的深深烙印,也是工业党信仰的由来
面对工业党
我们这些喝茶快20年的老家伙,有啥可争辩的呢~~~
好茶??
哪儿好了?~?~好在哪儿了?~?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