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摩天轮”式的立体停车库成了“网红”打卡点。记者 李浛芃摄
【资料图】
记者李浛芃实习生杨皓天
苏州汽车保有量位居全国前列,如何破解停车难题,是市民十分关心的问题。近日,位于姑苏区大儒巷视界1956(平江里)内的一个“摩天轮”式的立体停车库成了“网红”打卡点,因其独特的外形,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。“摩天轮”如何运转?车怎么停、怎么出?有什么优势?附近游客、商户、居民怎么用?昨天,记者来到现场,一探究竟。
外形酷似“摩天轮”,6个车位面积能停60辆车
记者在现场看到,该立体停车库的外形就像一个“摩天轮”,每个车位都有一个“吊篮”,车辆停放在“吊篮”中,随车库旋转而“运动”。据该车库建设运营方、新健姑苏停车管理(苏州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缪瑞介绍,“摩天轮”停车库实际上是通过载车板的上下循环运动,实现车辆多层存放的垂直循环式智能停车特种设备。这个“摩天轮”停车库共分三组,长16米、宽6米,高11层、约21.6米。它的特点是最大化利用停车空间,使得原本只有6个地面停车位的面积变身为60个停车位的资源。
车库启动时,车辆由滑轮牵引,呈椭圆形循环转动。停车前,车主在操作面板上按下空车位的号码,等待空车位转下停稳,即可存车。取车时,车主只需在操作面板上输入车辆停放的车位号码,等待车位转下、停稳即可取车。“一般情况下,车主在停好车后,保安或者熟悉操作的车主都会在面板上输入一个空车位号,让一层的车位保持空置状态,方便下一位车主停车。”缪瑞告诉记者。
螺蛳壳里做道场,缓解产业园、景区、居民区停车难
停车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,与市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,对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影响深远。姑苏区城市建设贯穿古今,特别是古城区,保留了大量的历史街区,多数历史建筑、传统居民区无配建停车泊位,区域内背街小巷众多、交通组织先天不足,停车难、停车乱问题尤为突出。而且受用地条件限制,古城停车位供给增长潜力不足,极大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。
“在狭小的街巷里,开辟停车位的难度不亚于在米粒上刻字。除了见缝插针的布局施划,利用古宅活化更新的机会,在一些新载体开发过程中挖掘停车资源,也是开发街巷车位的关键。”姑苏区平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说,在原苏州医疗器械总厂被改造成开放式街区,变身为金浦·视界1956数字文化产业园后,他们便与多方协调,在空间里面做文章,引入“摩天轮”停车库,释放更多的古城街巷停车资源,满足周边上班族、居民和游客的停车需求。
据新健姑苏停车管理(苏州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昕昊介绍,该停车库30分钟内免费,1小时以内6元,超过1小时后每半小时3元,每24小时封顶费用为50元。“车位面向大众开放,我们也倡导附近居民与上班族‘错时共享’停放,最大限度拓展空间承载力,缓解产业园、景区、居民区停车难问题。”邹昕昊说,停车库正常包月价格为500元,如果居民采用每天19点至次日7点的“错时共享”停放方案,包月价格仅需200元。据悉,该停车库目前工作日的使用率为60%左右,周末及节假日在70%-80%左右。
取车速度快、安全系数高、运转噪声小,新式停车库优势突出
根据设计,“摩天轮”的载车板从11层顶层到地面只需90秒,并且与单向移动的平移式停车库不同,“摩天轮”能够以顺时针、逆时针双向移动,系统将智能判断,让车辆根据所处位置从最近的一侧降下,减少车主等待的时间。
在停、取车速度保证的情况下,安全性也尤为重要。“摩天轮”停车库内装有4组红外扫描设备,车主在车头朝内停车时,红外设备会识别操作阶段以及步骤,并在正前方的电子屏上提示车主如何正确操作。同时,车主在停车完毕后,将从专用的人行通道走出。在车辆上升后,载车板两侧的挡板也将自动升起,防止车主车门忘关,发生危险。
此外,“摩天轮”停车库采用特质钢结构,在运行时,只有电机运转的声音,不会产生其他诸如平移式车库的碰撞声。而且,“摩天轮”的理论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,远超平移式车库8年使用年限。
据缪瑞介绍,目前操作面板也在改造升级中,预计8月将实现人脸识别一键停、取车和预约取车,“届时,车主只需预估到达车库的时间,就可以通过App或者公众号提前预约取车,车辆将提前降至地面,实现人到即走。”缪瑞说。
“联合沿线载体对街巷全要素整治提升是我们的重点工作,其中就包括了扩增街巷机动车停车位。”平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接下来的整治提升过程中,街道将以“深挖掘、微更新、多周转”的方式,释放更多的古城街巷停车资源,满足更多居民、游客、商户的停车需求。